木器漆喷漆废水处理中水性漆漆雾凝聚剂的应用及工艺优化
时间:2025-07-02 16:45:18
来源:
浏览|:17次
在政策日益严苛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,水性漆凭借低 VOCs的优势,在木器漆行业的应用愈发广泛。然而,水性漆在喷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,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。水性漆漆雾凝聚剂作为处理木器漆喷漆废水的关键药剂,与合理的处理工艺相结合,能有效实现废水净化与资源回收,以下将详细介绍其处理工艺。
一、水性漆漆雾凝聚剂作用原理
水性漆漆雾凝聚剂通常由 A 剂和 B 剂组成,二者分工协作,实现对废水中漆雾颗粒的凝聚与分离。A 剂为分解剂,其主要成分含有高分子表面活性剂,能迅速渗透到水性漆的分子结构中,降低漆雾颗粒的表面张力,使漆雾颗粒失去稳定性,从废水中分离出来;B 剂为絮凝剂,通过吸附架桥和网捕作用,将已经分离的微小漆雾颗粒聚集在一起,形成较大的絮体,便于后续沉淀和过滤。
二、木器漆喷漆废水处理工艺流程
(一)预处理阶段
废水先进入调节池,由于喷漆过程的间歇性,废水的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,调节池能够对废水进行均质均量调节,稳定后续处理工艺的进水条件。在调节池中可设置搅拌装置,确保水质均匀,同时可进行 pH 值调节,使废水的 pH 值处于凝聚剂作用范围,一般控制在 6 - 9 之间 。
(二)凝聚反应阶段
经过预处理的废水进入反应池,先投加 A 剂,通过搅拌使 A 剂与废水充分混合,反应时间控制在 5 - 10 分钟,使漆雾颗粒初步分离。接着投加 B 剂,继续搅拌 3 - 5 分钟,促使漆雾颗粒凝聚成大絮体。此阶段需严格控制药剂投加量,可通过实验室小试确定合适投加比例,以保证凝聚效果的同时避免药剂浪费。
(三)固液分离阶段
凝聚反应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,在重力作用下,大絮体沉淀至池底,上清液则溢流进入后续处理单元。沉淀池可采用斜管沉淀池,通过增加沉淀面积,提高沉淀效率,缩短沉淀时间。沉淀下来的污泥定期排入污泥浓缩池,进行污泥处理。
(四)深度处理阶段
经过沉淀后的上清液,虽然大部分漆雾颗粒已被去除,但仍可能含有少量悬浮物和溶解性有机物。此时可采用过滤工艺进一步净化水质,如砂滤、活性炭过滤等。砂滤能有效去除悬浮物,活性炭则可吸附溶解性有机物和残留的微量漆雾成分,使出水水质达到标准或回用要求。
(五)污泥处理阶段
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含水率较高,需先进行浓缩处理,降低污泥体积。可采用重力浓缩或机械浓缩的方式,将污泥含水率降至一定程度后,通过添加污泥脱水剂,利用板框压滤机或离心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,形成泥饼,泥饼可进行填埋或资源化利用,如制作建筑材料等。
三、工艺优势与应用前景
该处理工艺以水性漆漆雾凝聚剂为核心,处理效果显著,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漆雾颗粒和污染物,使出水水质稳定达标。同时,通过对污泥的妥善处理,减少了二次污染的风险,实现了废水处理的资源化目标。随着水性漆在木器漆行业的应用持续扩大,该处理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,为木器加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