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

喷漆房循环水系统中AB剂的选型依据与投加工艺优化

时间:2025-11-20 14:25:57 来源: 浏览|:3次

在现代涂装工艺中,喷漆房作为关键的作业单元,其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漆雾的废水。为维持系统稳定、减少资源浪费并满足处理要求,多数喷漆房采用循环水系统,并辅以的AB剂进行水质处理。AB剂由A剂与B剂组成,分别承担破乳分散与絮凝沉降的功能,二者协同作用可有效去除水中漆雾,保障循环水系统的持续有效运行。科学选择与合理使用AB剂,对提升处理效果、延长设备寿命及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。
 
A剂的主要功能在于破坏漆雾颗粒的稳定性。喷漆过程中,油漆微粒因表面活性剂或树脂成分而形成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,难以自然沉降。A剂通过电荷中和、界面张力调节及分子链吸附等机制,使漆雾脱稳并初步聚集。因此,在选择A剂时,应重点关注其与所用油漆类型的相容性。不同树脂体系(如水性漆、油性漆、丙烯酸类或聚氨酯类)对A剂的响应差异显著,需通过小试实验验证其破乳效率与澄清能力,避免因药剂不匹配导致处理失效或泡沫异常。
 
B剂则主要发挥桥联絮凝作用,将经A剂处理后的微小漆粒进一步聚集成大而密实的絮体,便于后续沉降或过滤分离。理想的B剂应具备良好的高分子链伸展性与吸附架桥能力,形成的絮团结构紧密、沉降迅速且不易破碎。在选用B剂时,除考虑其絮凝性能外,还需关注其溶解性、储存稳定性及对循环水pH值的适应范围。部分B剂若溶解不充分或投加方式不当,易造成局部浓度过高,反而影响絮体形成质量。
 
AB剂的投加顺序与混合条件对其协同效能至关重要。通常应先投加A剂,使其充分与漆雾接触反应,再于适当位置投加B剂,以实现理想的絮凝效果。两者之间需保持合理的反应时间与水流扰动强度——过强的剪切力可能打散初生絮体,而混合不足则会导致药剂分布不均。因此,在实际操作中,应根据循环水池结构、水流路径及停留时间,优化加药点位与搅拌强度,确保药剂充分发挥作用。
 
此外,AB剂的使用还需结合系统整体管理。定期观察循环水的透明度、浮渣状态及底部沉渣量,可直观判断处理效果;若出现水质浑浊、漆渣粘附设备或排水标等情况,应及时调整药剂种类或投加比例。同时,避免与其他化学品(如消泡剂、剂)发生不良相互作用,必要时进行兼容性测试。长期运行中,还应关注药剂残留对后续污水处理单元的影响,确保整体工艺链的协调性。
 
综上所述,喷漆房循环水处理中AB剂的选择与使用是一项系统性工作,需综合考虑油漆特性、水质条件、工艺参数及运行目标。通过科学选型、规范操作与动态调控,方能实现漆雾有效去除、水质稳定回用与处理合规的多重目标,为涂装生产的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 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
more >
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05-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苏ICP备12053904号-8

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