涂装喷漆循环水中漆雾凝聚剂的应用工艺体系
时间:2025-08-11 16:30:18
来源:
浏览|:12次
涂装喷漆过程中,大量漆雾随气流进入循环水系统,若不及时处理,不仅会堵塞管道、影响设备运行,还会降低循环水的重复利用率。漆雾凝聚剂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实现漆雾的分离与去除,其工艺流程围绕漆雾的捕捉、凝聚、分离及水循环利用展开,形成一套闭环处理体系。
预处理环节是整个流程的起点,核心任务是降低漆雾在水中的分散性。循环水携带漆雾进入处理槽后,先通过格栅等简易过滤装置去除较大颗粒杂质,避免后续药剂与杂质无效反应。此时水中的漆雾以微小颗粒或胶体形式存在,表面带有电荷且具有一定稳定性,需通过调节水体环境为凝聚剂作用创造条件。通常会向水中加入 pH 调节剂,使水体酸碱度处于适宜范围,确保凝聚剂活性基团能充分发挥作用,同时削弱漆雾颗粒表面的电荷排斥力。
凝聚反应阶段是处理流程的核心,分为捕捉与凝聚两个步骤。先投加漆雾凝聚剂中的分散剂组分,这类药剂具有良好的亲油性,能快速吸附在漆雾颗粒表面,打破其原有的胶体稳定结构。分散剂分子如同 “锚点”,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漆雾颗粒内部,破坏其分子间作用力,使原本紧密的颗粒结构变得松散易碎。随后投加凝聚剂的主剂,主剂多为高分子聚合物,其分子链上带有大量活性基团,能与分散剂处理后的漆雾颗粒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。
随着主剂的加入,分散的漆雾颗粒开始相互吸引、聚集。高分子链如同桥梁,将多个细小颗粒连接在一起,形成体积较大的絮状体。这一过程中,颗粒间的范德华力与氢键作用逐渐占据主导,原本稳定的分散体系被彻底打破,絮状体在水流扰动下不断生长,从微小悬浮状态逐渐形成肉眼可见的棉絮状物质。此时的絮状体密度仍较小,悬浮于水中,需进一步处理以实现固液分离。
分离净化环节的目的是将凝聚形成的漆雾絮体从水中彻底去除。经过凝聚反应的循环水进入沉淀池,利用重力作用实现絮体与水的自然分离。絮状体因体积增大、密度增加,逐渐沉降至池底形成漆渣,上层则变为相对清澈的水体。为加速分离过程,部分系统会采用斜管或斜板沉淀池,通过增加沉淀面积、缩短颗粒沉降距离,提高分离效率。沉降后的漆渣定期由刮渣设备清除,送至处理场所进行化处置。
上层澄清液进入深度净化槽进行处理,此时水中可能残留少量未凝聚的细小颗粒。向槽中投加助滤剂,进一步吸附残留杂质,确保水体透明度与洁净度达标。净化后的循环水经过管道输送,重新回到喷漆循环系统,用于捕捉新产生的漆雾,形成水循环闭环。整个流程中,药剂的投加顺序与反应时间需严格控制,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,既避免药剂浪费,又能更大的提升漆雾去除效果。
这套工艺流程通过物理化学作用的协同配合,实现了漆雾从分散到凝聚、从悬浮到分离的过程控制,既保障了循环水系统的稳定运行,又提高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,为涂装行业的清洁生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。